壹点调查|白酒掀起“降度竞赛”,济南市场尚难寻觅

壹点调查 昨天17:37 597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石晟绮 高雅洁 管悦

自8月底起,五粮液、古井贡酒、舍得等多家酒企的低度白酒相继上市销售,一场“降度竞赛”在白酒行业席卷开来。济南市场销售情况如何?行业发展又有什么变化?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探访。

新品线下暂未上架

经销商普遍谨慎观望

近日,记者走访时发现,在盒马、大润发、永辉超市等大型商超的白酒区货架上,五粮液29度 “一见倾心”、古井贡26度 “轻度古20” 等低度白酒难觅踪影,5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依旧占据绝大部分比例。

“我们店内的白酒品类比较丰富,覆盖清香、浓香、酱香等6大类,共213支单品,但近期上市的一些低度白酒新品还未在线下铺货。”永辉超市济南龙湖北宸天街店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店内40度以下的白酒仅有6款,占比仅为 2.8%。

大润发(历下店)的情况与此类似,新款低度酒同样还未上架销售。在酒区货架的显眼位置,现有40度以下的白酒主要为34度、 36 度、39度的趵突泉浓香型白酒。导购员表示,目前线下市场的 40 度以下白酒仍以本地品牌为主,多是老济南人常购买的“口粮酒”。

而酒水经销商对于低度白酒也基本持观望态度。“我们店里没现货,等看看线上的销售反馈,再决定是否进货。”泺源大街一家酒水专卖店经理孙先生坦言,自己已关注到近期不少白酒品牌推出低度酒产品,但店内目前并无现货。

“我们门店的主力客群仍是中老年人,无论是日常饮用还是作为礼品,大家更认可高度白酒,目前到店购买低度酒的顾客比较少。”孙经理介绍,在店内200余种白酒品类中,4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仅占十分之一,且年轻人购买低度白酒更倾向于选择便利店或线上渠道,线下购买量较低。

济南帝景名饮品牌创始人孙帅认为,酒水品牌推出低度白酒,更多是希望将其作为吸引新客群的增长点,“部分消费者喝不惯高度酒,也有年轻人会‘赶热闹’尝试低度酒,这些因素确实能带动低度白酒形成一定消费,但这种消费能否持续下去还要看市场的后续表现”。

酒企尝试“年轻化”营销

纷纷布局低度酒市场

事实上,当前白酒行业的“降度”趋势,正发生在整个产业链调整收缩的周期之中。面对消费群体迭代、消费场景收缩和消费结构转变的多重压力。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白酒规上企业数量为887家,与去年同期减少了100多家,规上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白酒产业产量完成191.59万千升,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微增0.19%;利润实现了876.87亿元,比去年下降10.93%,显示出企业盈利能力正面临挑战。

莫吉托国际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枫此前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酒类消费场景以商务为主,近年来,酒类超六成的商务消费场景消失。与此同时,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多因悦己因素驱动消费。

市场调研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一家头部酒企曾对1000名20-35岁的年轻消费者进行调研,52%的年轻消费者喜欢啤酒,29%的年轻消费者喜欢洋酒、果酒;喜欢白酒的年轻消费者仅占19%。

另一方面,年轻人市场的潜力不容忽视。里斯战略定位咨询研报显示,目前,年轻人群体基数庞大,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

面对传统商务消费缩减与新兴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多元的双重挑战,多家头部酒企纷纷布局低度酒市场,以期达更年轻的消费群体、拓展日常和休闲饮用的场景,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增量。

8月18日,古井贡酒推出近年首款低度白酒——26度的“轻度古20”;26日,29度的五粮液·一见倾心面市;30日,首款低度酒高风味型老酒“舍得自在”发布,度数同样为29度。

此外,泸州老窖宣布已完成28度国窖1573研发,将择机投放市场;水井坊、酒鬼酒等酒企也在股东大会上透露会加码低度酒产品……一场品牌、技术、渠道等综合实力的“低度竞赛”就此展开。

“低度”未有统一标准

白酒多样化挑战仍存

什么是低度白酒?白酒的“低度”并非绝对统一的定义,由于白酒香型不同,其酒精度划分标准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浓香型白酒通常将40度及以下划定为低度酒,而酱香型白酒则以44度以下作为低度酒的界定线。

此外,在实际市场中,酒企也会根据自身的产品战略和市场定位,对高、低度产品做出灵活划分。一些主打中度酒的浓香型企业,甚至将45度左右的产品也纳入“低度系列”,以适应不同消费场景和人群需求。

当然,白酒降度也并非简单地将高度酒“掺水”稀释。在其降度过程中,酒体原有的风味平衡极易被打破,出现口感淡薄、香气减弱或水味明显等问题,往往需要酒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进行技术攻关。

例如,五粮液研发29度产品时,需通过色谱分析精准调控微量成分比例,以解决降度后酒体酸酯平衡打破、口感寡淡的问题;38度国窖1573采用“冷冻过滤+老酒勾调”技术,需在-10℃低温处理酒体,再加入窖藏基酒提升风味;洋河则以“微分子技术”强化低度酒的“活性与适配性”。

那么,在这股低度风潮之下,酒企能否重新激活市场活力?

“酒企纷纷推出低度酒产品,是在行业调整下的‘应急对策’,但单纯依靠产品发布远不足以真正打开年轻消费市场。”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千里认为,当前低度酒品类仍面临消费场景不足、市场认知度低及饮用习惯尚未建立等挑战。

在欧阳千里看来,目前,白酒消费仍高度依赖商务宴请和礼品馈赠等传统场景,并以高度数、高价位产品为主流。而在日常饮酒场景,如居家独酌、朋友小聚及休闲社交等场合,消费者往往倾向于选择精酿啤酒、预调鸡尾酒等低度酒饮。

“真正打动年轻消费群体的不是白酒降低度数或改变包装,而是白酒愿意为年轻人而做出的改变,使‘喝白酒’渐渐流行起来。”欧阳千里说,低度酒若想真正走入年轻群体,不能仅停留在降度、推新等产品层面,更需从场景培育、消费习惯养成和品牌沟通等方面构建新的饮用文化与市场生态。

责任编辑:石晟绮

高雅洁

事无巨细,悉究本末,凡必躬亲。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