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鹿青松
今年夏天,一支由镇派出所、武装部、消防应急救援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组成的联合巡查队伍经常行走在街头,他们既开展“九小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又配合派出所进行治安夜巡。
记者了解到,这是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深化“五三联建”机制、推进基层协同共治的生动实践。“五三联建”模式即整合人民武装部、派出所、消防应急救援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综合行政执法中队5个部门单位,进行阵地共用、资源共享、功能共融,打破部门壁垒,破解基层治理“各自为战”难题。自今年7月济宁市公安局部署三级五联协同共治工作以来,颜店镇通过“五三联建”实现国防动员能力与基层治理能力“双提升”。
5个部门原先分散在镇政府不同区域,人员调度难、协作难度大,怎么办?为破解这一问题,2024年初,颜店镇盘活原粮食收储院资源,依托镇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标准,打造了五部门共用的联勤办公场所。记者探访发现,该场所内设值班室、活动室、会议室,配套视频监控、健身设施、会商研判区等功能区域,可满足20人集中办公、值守与备勤需求,各项设备分类明确、摆放整齐。
联勤场所启用后,物资装备“共享共用”的优势迅速凸显。此前,武装战备、应急、消防物资库各自独立管理,部分通用物资因归属不同、存放分散而调度困难。依托新建物资库,该镇将五部门的战备物资、应急设备、消防器材、车辆等进行统一整合,建立“分库存放、分类保管、共用共享”管理模式。如今,这些物资可高效支撑警情处置、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消防救援等各类任务,既满足了基层武装工作标准,又最大化发挥了物资效用。
“以前民兵多承担战备执勤,很少参与应急救援。现在通过培训,既能参与矛盾排查,又能学习消防技能,使命感更强了。”正在接受消防业务培训的民兵臧汉感慨道。
为了将五部门力量拧成“一股劲”,颜店镇由党委副书记牵头,建立“联训联防”机制。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构建一体化联合指挥体系,将应急救援、行政执法、消防、民兵、退役军人等队伍全部纳入“五三联建”框架,实行“平时分工、大项任务统筹、应急行动统一指挥”的编组模式。各部门还会定期开展业务互训,让成员熟悉跨领域工作内容,推动“单一力量”向“综合队伍”转变。
今年汛期,镇里通过“五三联建”组织50余人次应急队伍,赴全镇重点防汛部位开展农田排涝、巡堤查险、道路清障等工作,调动防汛抽水设备30余台次,发放救生衣60余套,确保辖区安全度汛。夜幕之下,身穿“协同共治昼护夜巡”标识的民兵队伍,还会配合公安开展村级夜巡,成为基层治安防控的重要力量。
经过前期探索与7月以来的深度融合,颜店镇“五三联建”机制成效显著。基层民兵从“国家武装后备力量”变身应急处突的“冲锋者”、消防救援的“参与者”、双拥工作的“宣传者”、文明行为的“劝导者”。下一步,颜店镇将持续优化机制,进一步打通部门协作堵点,以“协同共治”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辖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