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通讯员 孙艳
7月25日上午,中德大河流域生态保护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在烟台大学举行。烟台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梁勇,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副校长Silke Wieprecht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院长刘敏教授等及合作单位代表出席。
梁勇在致辞中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烟台大学始终以“国之大者”的站位锚定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修复核心领域。此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既是对产教融合战略的深化,更是将“黄河智慧”与“国际经验”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将为黄河流域治理输送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活水”。
Silke Wieprecht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烟台大学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她表示,斯图加特大学水利与环境模拟研究所(IWS)深耕流域治理数十年,中国在黄河等大河流域的治理实践为全球提供了鲜活样本,双方联合将为全球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活动中,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中交泓福(烟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烟台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战略协议。梁勇为Silke Wieprecht 教授颁发烟台大学兼职教授聘书,为刘敏教授颁发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聘书。
本次签约是2023年成立的中德大河流域生态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深化举措,将依托烟台大学省级特色实验室“黄河流域水沙调节与生态环境修复”,协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水利与环境模拟研究所(IWS),共同开发《大河流域生态保护产教融合培养标准》。烟台大学将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跨国贯通模式。
此次中德大河流域生态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2025年系列行动为期三天,包括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实践、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国际专家聘任及开展中德大河流域生态设计研修班等。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