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汪泷 通讯员 袁进 师大为
7月26日上午,“运载千秋・共话河章”任城区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周年回顾展隆重举行,以遗址公园开园一周年为契机,系统展现运河文化传承成果,凝聚文化保护与活化共识。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作为明清运河治理“中枢”的文化载体,一年来已从历史文献中“走出”,成为济宁市任城区展示运河文化的“会客厅”、培育文化自信的“教育课堂”。遗址公园的价值不仅在于文物展陈,更在于通过“红领巾运河小使者”讲解、文创开发等实践,让“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千年运河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
活动现场,《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宣传片系统回顾了遗址从“保护”到“活化”的历程。开园一年来,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50 万余人次,培育“运河少年说”红领巾讲解员 50 余名,打造“非遗课堂”等文化 IP,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区文旅局推荐发布了“运河文化研学线”等暑期文旅线路,推动运河沿线资源整合,让市民“跟着运河游济宁、品文化”。
文化传承的“接力”成为活动亮点。10名“红领巾运河小使者”获颁证书,他们作为青少年讲解员代表,以童声传递运河故事,成为文旅融合的鲜活名片。国家非遗人才库百名人才之一韩冬梅捐赠的金石传拓作品《潘季驯》同步入藏公园 —— 该作品采用全形立体拓技法,1:1 还原治河名家形象,将“治河智慧”与“非遗技艺”共同留存。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开园一周年纪念封发行仪式。由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参与设计的纪念封,成为定格遗址新生、承载市民记忆的文化信物。仪式在文旅职工原创歌曲《大运河》中落幕,歌声里的运河情怀引发全场共鸣。仪式后,嘉宾参观了周年回顾展,图文展板串联起公园建设历程、运营成效与市民记忆,直观呈现“保护为先、活化为要”的实践成果。
从遗址活化到文化传播,从青少年参与到非遗传承,此次活动既是对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运营成果的总结,更是任城以文化为基、建设文化强区的生动实践。未来,任城将持续守护文化根脉,让千年运河的智慧与力量,照亮城市发展新征程。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