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卖家秀’,现在连‘买家秀’都不敢信,北京的秦女士发现,上网买衣服,很多评论区都是清一色的好评,买回来的实物却“惨不忍睹”。记者采访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源于部分商家“自导自演”,以虚假好评诱导消费者下单。除此之外,有的商家不“生产”评论,而是成了评论的“搬运工”。为了将商品包装得更具吸引力,一些商家甚至还寻找“水军”中介购买好评。
秦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曾经作为购物“指南针”的评论区,如今却成了商家精心布置的“秀场”,清一色的好评背后,是实物与图片的天壤之别。从AI生成的“六指买家”到盗用普通人照片的“虚假体验”,从批量复制的文案到明星代言的深度伪造,“买家秀”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这不仅仅是几张假照片的问题,而是电商生态信任危机的缩影。消费者在真假难辨的信息迷雾中一次次“踩雷”,诚信经营的商家被“刷单大军”挤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成为潜规则。
AI可以生成逼真的买家秀,也能识别造假痕迹;区块链能防止图片盗用,却防不住人心贪婪。杭州一位服装店主说得让人尴尬:“以前我们比的是谁家衣服质量好,现在比的是谁家P图技术高。”技术本无善恶,关键在用它的人。平台如果只把AI当作流量工具,而不愿投入识别造假,那就是在纵容“骗术升级”。
电商的本质是连接人与货,而连接的基础是信任。当我们在屏幕上滑动那些精美图片时,其实是在进行一场关于诚信的投票。治理“买家秀”造假,就是要还原真实的消费声音;不是限制商家创新,而是守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正如一位消费者在退货留言里写的:“我不怕商品有缺点,就怕连缺点都是假的。”或许,当我们重新学会相信一条真实的差评胜过千篇一律的好评时,电商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作者:丁慎毅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