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赋能量,护理提质效。7月22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医保局联合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济宁市中心支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护理员专题培训,来自全县各协议管理护理机构的护理员参与培训。培训通过政策解读、技能实操、案例研讨等多元化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强化了护理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
济宁市汶上县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做好本次培训,县医保局和汶上县长护险承办机构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济宁市中心支公司加强协调,密切合作,统筹规划,紧扣长护险制度落地需求,聚焦护理服务中的核心环节与实际痛点制定培训方案。首先是长护险政策细则解读,重点讲解参保对象认定、服务项目规范、费用结算标准等关键内容,帮助护理员精准把握政策边界,确保服务合规性。其次是专业护理技能实操,包括失能人员日常照护、基础医疗护理、应急处理等实用技能,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专家现场示范教学,通过“理论+模拟操作”提升护理员实战能力。再次是开展服务理念与沟通技巧培训,以失能人员需求为中心,培养护理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助力构建有温度的护理服务体系。
据了解,汶上县医保局最近启动了长护险讲师库人选征集工作,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审,评审通过后纳入长护险护理服务讲师库,并颁发聘书。本次培训的师资力量与讲师库建设紧密衔接,入库讲师深度参与长护险护理技能培训、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等工作,为全县护理服务队伍建设提供持续专业支撑。
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济宁市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为确保对失能人员的日常护理服务不受影响,此次长护险护理员培训采用分批次、小班化模式开展。结合各护理机构服务安排,合理划分培训批次,控制每批参与人数,确保一线护理力量有序轮训、无缝衔接。小班化教学中,讲师针对失能人员照护的实操技能进行一对一指导,案例研讨贴合实际服务场景,既提升了培训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又保障了失能人员日常照护服务的连续性,实现了护理员能力提升与服务保障的双向兼顾。
“这次培训太及时了。之前在给失能老人做压疮护理时总有些细节拿不准,这次经过专家手把手指导后,心里更有底了。”参与培训的护理员李女士说,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贴近实际、针对性强,既拓展了护理知识视野,明确了政策界限,又解决了日常服务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对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有很大帮助。
记者在汶上县医保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持续深化长护险制度改革,通过建立护理服务讲师库、规范服务标准、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协同参与等方式,不断完善长护险服务体系,长护效能持续提升。此次培训,是汶上县推进长护险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中国人寿财险济宁市中心支公司作为长护险经办服务合作单位,在做好长护险日常监督、管理、服务的同时,全程参与培训组织、资源协调等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支撑、保险协同”的培训新模式。
“下一步,汶上县医保局将与中国人寿财险协同联动,常态化开展护理员能力提升活动,以讲师库资源为依托,持续推送精品课程,并不断加强培训成果转化,通过技能考核、服务评价等方式,推动护理服务质量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让长护险真正成为失能人员的‘保障网’和‘暖心保’,从根本上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汶上县医保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