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7月2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烟台市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孙吉鹏介绍了烟台市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孙吉鹏介绍,今年以来,烟台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的使命担当,系统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进优势行业快速崛起、弱势领域提质增效,推动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375.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19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344.67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859.25亿元,增长4.5%。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稳产丰收。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稳产保供,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片区5个。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8亿元、增长4.5%,夏粮生产再获丰收,预计连续3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蔬菜、水果(含瓜果)产量分别增长2.7%和2.3%,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14.1%,水产品产量增长3.9%,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工业经济领跑全省,高端制造支撑有力。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开展先进制造业企业倍增发展计划,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建设,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7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523家。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增速居全省首位,较2024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总量前十大行业“7升3降”,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骨干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服务业质效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高标准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突破行动,推出第二批20项生产性服务业突破事项,协同第一批30项,形成梯次培育、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1-5月,规上服务业9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7.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4.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3.5%,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力。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出台加力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一路山海·烟台购”消费促进年为主线,举办各类重点活动110场、重点会展55场,获评“中国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优秀城市”。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累计带动销售汽车3.85万辆、家电37.9万台、3C产品27.2万件等,直接拉动消费超70亿元。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4.95亿元、增长6.2%。限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4.3%和13.6%,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2.9%和15.1%;网络零售额达260.7亿元、增长11.1%。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上下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接续构建“千亿领航、百亿支撑、十亿带动”的重点项目建设格局,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力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337个省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达90.8%、投资完成率51.7%;298个计划竣工项目已投产130个、新增产值388.9亿元。受同期高基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8%,上拉全部投资增速2.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向优向好。
外贸规模再创新高,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建立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外贸骨干、新增实绩“双百工程”,加快全球保税混配中心建设,全国首单“保税混金”落地,有效推动进出口稳定增长、提质增效。上半年,完成外贸进出口2534.6亿元、增长16.1%,总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31.5%。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7.8%,占比达55.2%;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8.2%,占比提升至73.2%。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兜住民生底线,以民生改善促经济发展。上半年,民生支出3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9.6%,18项重点民生实事加紧推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76元、增长5.6%。市场价格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0.1%。迎峰度夏期间,成功应对全网负荷17次破千万千瓦,电力安全保持稳定供应。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