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解码
【第五期】
揭秘医学系专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面向全国14个省份招生,其中省外招生计划349人,山东省招生计划2651人,山东省春季高考计划750人,山东省夏季高考计划1901人,共设置21个招生专业,涵盖春季高考招生、夏季高考招生、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招生、公费医学生招生等多种形式。
本期主要介绍学校医学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预防医学专业。
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归属医药卫生大类的医学技术类。该专业是应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对来源人体的各类标本进行实验室检验分析,从而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科学的实验室依据,为精准医疗提供重要支撑。
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于2016年正式招生,现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全国医学检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向卫生行业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技师、输血技师、病理技师等职业,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输(采供)血检验、病理检验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主干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要、临床检验仪器、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输血检验技术、病理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等。
(四)师资队伍
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团队获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双师型”教师达100%。教师团队所在党组织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专业教师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裁判员”“烟台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检验技能竞赛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参加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微课类比赛累计获奖20余项,并有多人担任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常务委员。
(五)实验实训基地
可服务于本专业教学的校内实验实训室有医学检验实验室、形态学实训中心、机能实训中心、化学与仪器分析实验中心、临床实训中心等,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额达1000余万元。医学检验实验室包括临检血检实训室、生化免疫检验实训室、微检寄检实训室、显微互动实训室、病理检验技术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配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等专业仪器设备。
校外拥有2所直属附属综合医院、14所非隶属附属医院和20余所三级教学医院以及3所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作为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可考取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师)、病理技师、输血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可在各级医院的检验科、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体检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等单位从事临床检验、输血检验、病理检验等相关工作。也可在医学检验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试剂研发与销售、仪器生产与销售等工作。
(七)学生培养
秉承“技能胜检,德能正验,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双主体、四融合、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以理论强、技术精、素质高而广受好评。
1.校内仿岗,校外识岗、跟岗提升职业能力。
基于岗位需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校内教学依据岗位工作流程,重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做”一体的育训结合模式。同时加强学生校外见习、实习,推动岗位认知,提升岗位职业能力。
2.拓展社会服务,提升综合素养。
在专业培养中,积极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专业教师带领下,深入社区、街头、幼儿园、中小学课堂,进行专业相关科普宣传、义务服务,激发学生职业使命感,提升综合素养。
3.赛教融合,学赛结合,以赛促学强技。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完善校赛、省赛、国赛三级竞赛体系,推动校赛、省赛、国赛三体联动,强技能练精兵,学生在检验技能大赛屡获佳绩,荣获世赛争夺赛铜奖一项,在已举办的两届省赛中分别获团体二等奖、一等奖;在行指委举办的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累积荣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9项。
4.学历提升显优势。
在专业培养中积极推动学生以专升本、自考本形式进行学历提升。
5.学生综合素养高。
本专业累计16名同学被评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学生社会认可度高,得到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一直好评,多人次荣获“优秀实习生”“最美逆行者”等荣誉称号。
二、口腔医学专业介绍
(一)专业简介
口腔医学专业属于医药卫生大类中的临床医学类,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口腔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修复方面的技能操作。培养适应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修复及预防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专业目标
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行业的口腔科医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修复及预防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学校口腔医学专业于2021年招生。
(三)主干课程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四)师资队伍
口腔医学专业拥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博士研究生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0%以上。专业教师参加山东省技能兴鲁牙科技术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烟台市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一项。行企业兼职教师6名,其中山东省技术能手3名。
山东省技能兴鲁牙科技术
职业技能竞赛职工组一等奖
(五)实验实训基地
口腔医学专业校内实训中心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
1.口腔仿头模实训室:仿真头模64台,配有带蜂鸣器的阻滞麻醉模型30台。
口腔仿头模实训室
2.口腔技工室:有多功能技工桌30台,配有技工打磨机、高速切割机和石膏打磨机等设备。
口腔技工实训室
3.口腔临床实训中心:配备有先进的牙科综合治疗椅8台,配套牙片室、消毒打包室和设备间等辅助实训室,配有口腔内窥镜、根管显微镜、牙科种植机、热牙胶尖充填系统、PT-A牙周喷砂洁牙一体机、根管机扩马达、根管长度测量仪和光固化机等口腔科诊疗设备,以及数字化虚拟仿真牙医培训系统、移动式口腔X线摄片训练系统等虚拟仿真设备。
口腔临床实训中心
4.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00多家。涵盖地山东省16地市级医院,能够提供开展口腔临床常见诊疗见习与实习,设施齐备,岗位和指导教师确定,实习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六)就业前景
口腔医学专科——技能立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快速就业于基层公立或民营口腔医院助理医师岗位,并涉足口腔美容、儿童牙科等新兴领域;毕业1年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工作满2年考取执业医师资格,技术精进者可实现创业梦想。
(七)学生培养
1.深入实施“双元育人、能力递进、岗课赛证通融”人才培养模式。
校院双元、全程共育,构建 “工学交替、分段实施”的四阶段职业能力递进技能培养模式。课程标准瞄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对接口腔技能大赛,赛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赛课融通、赛训结合。
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对接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标准和口腔技能大赛,技能练精兵,师生在口腔技能大赛屡获佳绩。
山东省技能兴鲁牙科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一等奖
2.启动“乡村振兴、牙科先行”健康志愿行动计划。
口腔医学专业积极开展“口腔保健进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口腔医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基层、调研基层、服务基层,为基层群众发放口腔宣教材料,讲解口腔疾病预防知识,给予口腔问题的指导及治疗建议,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健康中国。
“鲁喀专项”志愿服务队
3.开展“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宣传教育活动。
以“全国爱牙日”为契机,通过手绘宣传海报、拉宣传横幅、推送微信公众号图文、口腔健康知识宣讲、为适龄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和涂氟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讲解爱护牙齿的注意事项及正确刷牙方法,普及防龋护齿小知识,增强了广大师生口腔健康意识,提高全民的口腔健康水平。
全国爱牙日校园口腔义诊
适龄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和涂氟
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简介
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于2021年招生,为全国医学影像及治疗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编写组成员,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医学技术类专业群”建设专业。
(二)培养目标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属于医药卫生大类中的医学技术类,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救死扶伤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行业的各级医疗机构、第三方影像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医学影像技术岗位群,能够从事X线摄影检查、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超声检查、介入检查等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主干课程
本专业拥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主干课程包括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要、医学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设备学、X线摄影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核医学检查技术、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技术等课程。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团队专业能力强、双师素质高、专业教学有特色。现有专业专职教师13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1人,硕士11人;行企业兼职教师6名,其中山东省技术能手2名。
(五)实验实训基地
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营造创新、实践、合作的专业文化,突出多模态影像技术融合、产学研结合等特色优势,推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校内实验实训室包括DR仿真实训室、CT仿真实训室、MRI仿真实训室、超声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校外实训基地包括蓬莱中医医院、莱阳中医医院两所医院的影像科。
(六)就业前景
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医院放射科、超声科等科室从事影像检查工作,也可进入第三方影像中心、医疗器械企业或体检机构就业。本专业最大优势在于专升本通过率高,2024届、2025届毕业生专升本率在山东省名列前茅。
学生可通过考试进入本科院校深造,提升学历后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有机会进入三甲医院或从事技术管理岗位。行业对医学影像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专科生可考取放射医学技术资格证,职业发展空间更大。学生可充分利用高专升本率的优势,通过学历提升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同时在校期间扎实学习专业课程,为升学或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七)学生培养
本专业以“新医科”“新工科”交叉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培养适应新时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通原理、懂设备、厚基础、精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较深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医学影像专业知识,也要具备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知识及相关的物理学、工程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帮扶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医疗环境中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四、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介绍
(一)专业简介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开设于2021年,属于医药卫生大类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学制年限为三年。
本专业是一门融合了医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该专业以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核心,培养具备扎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现代管理理论与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掌握疾病防治、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统计、卫生事业管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公共卫生学等专业理论以及信息技术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能力,面向卫生行业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卫生健康监督人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等职业,能够从事公共卫生调查、疾病监测、基层公共卫生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管理以及卫生健康监督协管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后可考取公共卫生管理师、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等资格证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能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运用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公共卫生场所卫生监测监督,对不同群体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处理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行政事务,并掌握基本数字技能,以满足公共卫生领域多样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学、公共卫生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会医学、管理学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实务、卫生应急管理、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等。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建设专业教师团队,拥有专任教师共40人,副高以上职称13人,占32.5%,具有研究生学历34人,占85%,“双师型”教师24人,占60%。团队拥有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山东省技术标兵2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委员、常务委员5人。
本专业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行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建立定期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学科)教研机制。
本专业教师团队主持、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获得烟台市科技局科技进步奖、社科联合会成果奖等多个奖项,能够为专业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引领专业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深人发展。
(五)实验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本专业突出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教学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训、岗位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建有专业相关实训室包括卫生理化检验实训室、公共卫生检测实训室、公共卫生事件桌面推演室、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实训室等。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00多家。涵盖地山东省16地市级医院,市县级疾控中心,能够提供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实习,各实习单位规章制度齐全,硬件设施齐备,岗位指导教师职责明确,从管理制度到实习内容、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能够全方位保障实习学生学有所获。
(六)就业前景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毕业后主要就业于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以及医药和健康管理企业,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与促进以及其他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工作。
(七)学生培养
本专业建有校地“双带头人”引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深入实施“双元育人、能力递进、岗课赛证通融”人才培养模式。校院双元、全程共育,构建“工学交替、分段实施”的四阶段职业能力递进技能培养模式。课程标准瞄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专业学生于2023年获得第十三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2025年获得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个人三等奖。
特邀疾控系统专家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主要围绕公共场所监测、生活饮用水 样 品采集与检测、食品卫生采样技术、职业卫生监测等项目进行,专家指导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练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积极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基层、调研基层、服务基层,为基层群众发放健康宣教材料,讲解疾病预防知识,大家的暖心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许,以实际行动要肩负起公卫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责任与使命。
五、预防医学专业介绍
(一)专业简介
预防医学专业获教育部审批于2024年招生,属于国家控制类专业,学制年限为三年。
本专业是一门面向“人群”健康状态,并以“预防”为核心理念的医学学科,其核心使命在于研究人群健康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促进人群健康、延长健康寿命,通过系统的科学方法与策略,为人群构筑健康防线。
本专业面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部门,能够掌握全生命周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具备调查、检测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搜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后可考取国家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医学基础和预防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热爱公共卫生事业,熟练运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方法,具备疾病诊断处理知识与常规诊疗操作技术,熟悉营养、环境、职业等卫生领域知识及毒理学原理,能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及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具备现代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妇幼保健学、儿少卫生学等。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建有校地“双带头人”引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拥有专兼职专业教师20人,均获硕士及以上学位,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团队成员中有全省技术能手5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委员、常务委员5人,主持、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得烟台市科技局科技进步奖、社科联合会成果奖、山东预防医学会成果奖多项,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实验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预防医学专业相关实训室包括卫生理化检验实训室、预防医学实训室、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实训室、人体解剖数字人系统实训室、病原微生物实训室等。
卫生理化检验实训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实训室
预防医学实训室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解剖实训室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00多家。涵盖地山东省16地市级医院,市县级疾控中心,能够提供开展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设施齐备,岗位和指导教师确定,实习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烟台市疾控中心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和烟台市疾控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六)就业前景
在当前公共卫生需求增长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涉及医学和非医学领域的各相关专业,就业方向覆盖政府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科研教育及企业等多个行业。就业去向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药或医疗企业、健康管理公司、互联网医疗或健康科技公司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疾控专家指导学生实训
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公开课
(七)学生培养
深入实施“双元育人、能力递进、岗课赛证通融”人才培养模式。校院双元、全程共育,构建“工学交替、分段实施”的四阶段职业能力递进技能培养模式。课程标准瞄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开展临床体格检查、临床急救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控制、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基本技能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练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来源: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