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力量焕新乡村沃土 惠州农商银行“三向发力”服务“百千万工程”

南方都市报 07-04

惠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客户种植基地了解果树生长情况。

在岭南沃土惠州,一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蓬勃展开。作为扎根惠州超过72年的本土银行,惠州农商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服务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为核心使命,以普惠金融为笔,以科技创新为墨,在服务实体经济的画卷上奋力书写新篇章。

精准触达,打通普惠服务“神经末梢”  

金融服务能否真正惠及千村万户,关键在“最后一公里”的突破。惠州农商银行创新打造“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推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从“坐商”向“行商”深刻转变。客户经理背负移动智能设备,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地毯式走访,为128万户居民建立动态金融档案,将普惠服务的根系深扎基层土壤。

惠城区某花木场的蜕变正是这一工程的生动注脚。当企业因大额订单面临资金困境时,惠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精准捕捉需求,快速联动再贷款政策,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岁末年初,信贷资金如及时雨般注入,助力这片“绿色天地”焕发新生机,规模持续扩展。截至2025年5月末,惠州农商银行普惠贷款户数已增长至8.5万户,彰显了“惠州人自己的银行”的责任担当。  

科技筑基,构建智慧服务“高速通道”  

面对数字化浪潮,惠州农商银行以“数智破局”的魄力重塑服务生态。自主研发的普惠信贷“五化”系统,融合自助化、线上化等理念,通过“自动+人工+AI”协同,实现贷款全流程智慧管理。

惠州农商银行同步深化政银数据合作,整合多维度政务信息,构建精准客户画像,为风险管控与高效服务筑牢数字根基。曾经需要“跑三次”的繁琐流程成为历史,如今客户指尖轻点即可完成线上申请,放款周期从7天压缩至最快3分钟。截至2025年5月末,该系统累计发放贷款170.56亿元,其中“五化”渠道投放占比近六成。

惠城区某家居公司的熊女士亲身体验到其中带来的便捷体验。当经营遭遇资金寒冬时,她通过“惠民商易贷”线上申请,20万元信贷资金迅速到账。“这笔资金不仅是及时雨,更让我们感受到本土银行的温度。”熊女士的感慨道出众多小微企业的心声。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服务乡村振兴,既要金融活水,更需组织动能。惠州农商银行将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通过“五个一”工程(即一支部、一平台、一授信、一体机、一特派)筑牢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实现镇街党组织共建全覆盖、金融特派员驻村全覆盖、政务服务机投放全覆盖、三资平台对接全覆盖、整村授信全覆盖。464台“粤智助”政务机遍布434个村居,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政务+金融”一站式服务。  

整村授信在311个行政村全面落地,授信金额超542亿元,惠及47万余户家庭。创新推出的“整区授信”模式,通过“居委+物管+居民用信”链条,配套升级“业主尊享贷”,为近2万户城镇居民提供57亿元授信支持。人才下沉到“百千万”一线成为关键举措,选派业务骨干到龙门地派镇挂职参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驻镇干部帮扶革命老区高潭镇普联村成立首家村集体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对广东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某园艺公司的扶持,彰显了金融灌溉实体经济的深度。惠州农商银行为其开启普惠涉农贷款“绿色通道”,量身定制循环授信方案,发放2300万元无还本续贷,不仅纾解企业压力,更拉动就业增收、促进生态改善。截至2025年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80.45亿元,其中普惠涉农贷款40.58亿元,以坚实金融力量托举乡村产业振兴。

从阡陌纵横的田野到机器轰鸣的车间,从特色产业的勃兴到美丽乡村的蝶变,惠州农商银行始终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当金融服务的根系深植乡土沃壤,当科技创新的活水润泽千企万户,一幅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的壮美画卷正在惠州徐徐铺展。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方 通讯员 赖敬文 饶育铭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