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胃王”吃播再次引发关注。浙江杭州一知名吃播博主在两个小时左右的直播时间里,吃了20多种食物,毛重估计有四五十斤。在下播后,又试图用牙刷催吐,结果牙刷不慎滑入咽喉,直达胃部。所幸经医院诊治,异物被成功取出。(6月17日《法治日报》)
针对“大胃王”吃播这种浪费粮食、误导公众的现象,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也有类似要求。但记者调查发现,类似上述这样以“大胃王”暴饮暴食为卖点的主播还有很多。
为何?主要是受利益驱动。一些“大胃王”主播为了流量和带货,不仅无视自身健康,也在引导网友效仿,其危害就不只是浪费粮食,也在传递错误的价值观。不容“大胃王”吃播继续危害社会,我们既要反思“大胃王”吃播管不住的原因,也要拿出更有效的举措,让这类视频真正“消失”。
坦率说,各方失责是“大胃王”吃播猖獗的重要原因。其中,平台未能尽责是关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落实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健全信息审核、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制度。虽说这类主播比较“狡猾”,为了逃避视频审核,会刻意在身旁加上文字提示淡化自己的“大胃王”人设,但如果平台对其直播进行全过程监督,并不难发现违规行为。显然相关直播短视频平台未落实法定责任。
如果舆论多揭露这类吃播违规行为,平台严加监管,应该说“大胃王”吃播是能够管住的。进而言之,整治“大胃王”吃播,需要广大网友及时举报而不是关注和点赞,需要平台采取更有效措施进行监督、处置违规行为,也需要舆论和监管倒逼平台尽责。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