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机带火“老手艺”,看沂水县崔家峪镇的直播致富“新路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21:5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通讯员 王鹏 刘鑫 李佳琳

“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上常庄村的煎饼,用的都是自家种的小麦、玉米、大豆,口感筋道,带着粮食的清香,想吃的抓紧下单!”晚上7点,沂水县崔家峪镇上常庄村的直播间准时开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苗永会面对镜头,熟练地展示着金黄诱人的煎饼,配上新鲜大葱和浓郁蘸酱,咬上一口,酥脆作响,令人食欲大开。

这个由书记、会计和网格员共同搭起的“三人直播小组”,仅仅一晚上就能成交100多单,销售额突破6000元。

自从今年开播以来,直播间累计销售额已接近100万元。曾经愁销路的“小煎饼”,如今真正成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小金饼”。

老手艺遇“寒冬”

时间拉回2022年,彼时的上常庄村,还在为煎饼的销路犯愁。上常庄村烙煎饼的手艺代代相传,老人们手艺精湛,烙出的煎饼香脆可口。为了把这门老手艺变成致富路,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动80余户村民入股,村集体拿出三间闲置房屋作为厂房入股,约定盈利后51%归集体、49%分给村民。

“一开始想着临近年关,赶集卖煎饼准能行。”苗永会回忆道。2022年1月,合作社正式运转,大伙干劲十足,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糊、烙煎饼,赶在集市前把新鲜煎饼运过去。那段时间,煎饼销路确实不错,村民们都满是期待。可没过多久,年关一过,煎饼就迎来了“淡季”,集市上买煎饼的人越来越少,合作社的生意一落千丈。

“一个月干下来,连几个干活妇女的工资都发不出。”苗永会的声音里满是无奈。为了打开销路,她和合作社的成员开着车去临近村庄推销,“有时候拉出去一车,跑遍好几个村,最后还得拉回来半车。”眼看着仓库里的煎饼一天天积压,有的甚至发了霉,烙煎饼的机器也落满了灰尘,不少村民心里犯了嘀咕,有些入股的村民找到苗永会,提出想要退股。

“当时心里特别难受,但我不能放弃。”苗永会挨个上门安慰村民,拍着胸脯保证:“大家放心,只要我苗永会在,就一定能让合作社运转起来,不让大伙的钱打水漂!”那段时间,她茶饭不思,满脑子都是怎么把煎饼卖出去。

手机镜头里的“新机遇”

转机出现在2023年7月。许家湖镇开展了全县第一期支部书记电商培训,虽然已经快到放弃的边缘,但苗永会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我是培训班里年龄最大的,电脑操作、网络术语啥都不懂,培训两天,基本啥也没学到。”苗永会笑着说,但她记住了最关键的一句话:“利用镜头去拍摄,把看到的东西发到网上,会有不同的效果。”

就是这一句简单的话,给苗永会指了一条新路子。回到村里,她立刻召集之前一起烙煎饼的妇女,重新打扫落满蜘蛛网的鏊子,自己垫付工资,让合作社再次开工。从那天起,发段子成了苗永会每天最重要的事。她拿着手机,从洗粮食、磨糊,到妇女们围着鏊子烙煎饼的场景,一一拍摄下来,配上简单的文字发到网上。

“一开始也没想着能火,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村的煎饼。”让苗永会没想到的是,这些充满烟火气的视频,慢慢吸引了网友的关注。有网友留言询问煎饼的口味,还有人问怎么购买。一个多月的时间,账号粉丝从0涨到了1万多。看着越来越多的咨询,苗永会灵机一动,开始用线下引流、私域流量的方式销售,每天忙着打包、发货,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不断增加的订单,她心里乐开了花。

2022年年底,合作社终于实现了盈利分红。“入股500块钱,能分到100块!”拿到分红的村民们喜出望外,之前想退股的村民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2023年,全村村民都主动加入了合作社,大家都说:“跟着苗书记干,有奔头!”

从“小作坊”到“正规军”的蜕变

2024年,第一书记驻村后,看到合作社的煎饼小作坊很有潜力,便提议改造车间。“要想走电商路,得有正规的生产资质。”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合作社开始建造标准车间。经过5个月的努力,合作社顺利拿到了“SC”(食品生产许可证),可以在电商平台销售煎饼了。

一开始,苗永会想着找网红带货,可谈了几家后,发现利益分配不太理想。“与其靠别人,不如自己干!”她又报名参加了在临沂举办的电商培训,这次培训让她对直播带货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刚好赶上大学生放假回家,村里的大学生看到苗永会虽然年龄大,但学习电商的劲头十足,便手把手教她电商运营后台管理、直播话术。

“第一次直播的时候,我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多亏了孩子们在旁边提醒。”苗永会笑着回忆,可让她惊喜的是,第一场直播收益就非常好,卖出了几十单煎饼。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7点准时开播,会计负责记账、打包,网格员帮忙回复评论,三人分工明确,直播间的人气越来越旺。

如今,上常庄村的煎饼卖到了全国各地。苗永会又把目光投向村里的山货:“以前老百姓种的小米、红豆、蘑菇,只能低价卖给小贩。现在直播间能帮着卖,价格上去了,收入多了,分拣山货还能带动七八位妇女就业,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

直播时,苗永会还多了个“老师”身份——村里不少村民天天来学直播技巧,有的买了设备在家试播。“我想让更多人学会直播,把咱村的好东西都卖出去,把上常庄打造成直播电商村!”她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一张小小的煎饼,承载着上常庄村村民的致富梦想;一个小小的直播间,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通道。苗永会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带领村民们把老手艺变成了新产业,让“小煎饼”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电商浪潮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奔头。

责任编辑:主余凤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